《网吧管理学概论》连载(一)
 

《网吧管理学概论》连载(一)

 

 

  网吧管理学是一门关于网吧的产生发展、经营管理及其规律的科学。是帮助人们成为成功的网吧经营者、优秀的行业管理者的学问。网吧管理学这门崭新的学科,已呈乳虎啸谷之势。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为网吧管理学的诞生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网吧产业大军丰富多彩的创业历程.为网吧管理学的诞生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理论研究的相对滞后.已经严重制约了网吧行业的生存与发展。网吧管理学。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呼吁!将散见于民间,支离破碎却又是非常珍贵的理论成果系统化,权威化。进而有效指导行业的建设与发展。

 

第一节 网吧定义

 

  “网吧”最权威的认定,始见于2002年11月15日实施的国务院第363号令,即《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 (以下简称《条例》),其第二条规定“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是指通过计算机等装置向公众提供互联网上网服务的网吧、电脑休闲室等营业性场所”。《条例》概括了网吧的四个基本特征,即:1.利用计算机2.通过互联网3.面向公众4.从事经营活动。网吧业的范围界定:毫无疑问,网吧业是现代服务业在文化产业中的一个实际体,是网络内容与网络技术结合后面向大众需求的客观存在。从行业的广义的角度说,按照国务院《条例》给出的定义,网吧业包括了一切符合上述特征的场所,如网吧、电脑屋以及宾馆、饭店、医院、机场、银行、票务中心、商场中的符合上述特征的场所。狭义的范围是指网吧、电脑休闲屋等。在当前状况下,人们重点关注的是后者。本教程的着力点也在后者。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2001年4月3日信息产业部在其下发的第8号文件,即《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办法》中对网吧首次使用了“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的概念。该办法被2002年9月29日国务院发布的第363号令废止,但沿用了“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之名。这个“学名”,只在官方文件中使用,人们口语中,尤其在民间大都习惯于称符合上述四特点的场所为“网吧”。网吧一名,已约定俗成。

 

第二节 网吧管理学概念

 

  网吧管理学定义:一门关于网吧的产生发展、经营管理及其规律的科学。

 

  这一崭新的学科,已经在人类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洪流中应运而生,不管你是否接受,它已经是雏鹰拭翼、乳虎啸谷了。

 

  网吧管理学的研究对象:网吧,或者说是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

 

  网吧管理学研究的内容:网吧的产生与发展、现实与未来、社会地位、行业(产业)特征、经营方式、管理机制、设备与技术、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学科渗透与学科衍生等,都是网吧管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网吧管理学研究的重点:分析网吧行业产生的社会根源与学科环境、历史必然性与社会学意义,特别是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进步作用;阐述网吧行业在现代服务业、文化产业、网络文化建设中的地位;总结与概括网吧行业生存与发展的经验教训,探索其趋利避害、科学发展的有效方法,为网吧行业的生存与发展指明方向,为网吧行业有效摒弃与生俱来的劣根性,克服弊端陋习,优化行业特征开辟道路。

 

  当前的主要任务是:尽快为网吧正名,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确立网吧合法的、公正的、正面而又适当的社会地位,给行业自尊与自信。尽快为网吧行业提供正本清源、拨乱反正的理论依据,建立相对完备的学科体系。

 

  网吧管理学研究的方法:唯物论和辩证法。

 

  网吧管理学研究的发展方向:随着人类的社会生活信息化以及现代服务业、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网吧行业及其学科研究势必向信息化、现代化、技术化方向深入发展,势必在研究产业技术、顾客、经营与服务等方面不断取得突破。网吧行业完成其质的嬗变之日,就是网吧管理学学科体系完备、系统、权威而更富有功用之时。

 

第三节 网吧管理学诞生的依据

 

  理论依据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要求:“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运用高新技术创新文化生产方式,培育新的文化业态,加快构建传播快捷、覆盖广泛的文化传播体系”“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营造良好网络环境”。这就为网吧管理学的诞生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

 

  网吧行业正是这样一个具有进步意义,踏着时代节拍,符合“十七大”要求的新兴行业。它既是新的文化业态,又是信息服务业的支柱产业之一。应该说,是到了充分肯定这个行业的时候了!我们不否认它有先天缺陷和不足,但看其主流,看其大局,应当承认它的重要地位了。网吧已经成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网吧业是优化国家产业结构的需要;是提高现代服务业整体水平,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需要;是壮大信息产业的需要,是我国实现“社会生活信息化”进程中的必然选择。

 

  实践基础

 

  百万中国网吧产业大军十余年丰富多彩的创业历程,为网吧管理学的诞生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2007年中国网吧数量达到13万家,终端硬件设备超过1000万台,网吧终端用户也首次突破6000万。网吧行业容纳了超过100万的就业人员,年产值达到2500亿元左右。网吧行业为相关产业带来的间接经济收入约15 000亿元,占GDP总量的6.8%左右。自此,网吧经济第一次有资格作为一个产业进入国民经济核算领域。2004年公布的《文化及相关产业统计分类》,以及2006年9月公布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都有网吧行业的一席之地。

 

  大学设科

 

  文化部文化市场发展中心携手上海交通大学信息化与互联网经济研究中心、经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具备内地联合办学资格的亚洲(澳门)国际公开大学联合开设以互联网应用/网络文化服务与管理为专业方向的工商管理硕士(M:BA)课程班暨学位班。这是我国首个关于网吧产业的MBA。这个班的特点就是在工商管理的层面上融合网络文化,研究方向侧重在基础理论研究领域,突出文化或者网络文化这样一个基本特点。而且这个班主要的办学方向和人才培养、人才需求都来自于行业,目的性很强。可以预见,中国第一个网吧产业MBA班的诞生,将为我国的网络文化产业以及覆盖面广泛的网吧,培养高端的网络文化服务与管理的职业经理人才和行政管理专家,它是建立网吧长效管理机制和经济繁荣的有益尝试与积极作为。希望通过对专业人才的培养,为我国的网络文化产业以及覆盖面广泛的网吧提供高端的网络文化服务与管理的职业经理人才和行政管理专家。

 

  不成学科,何来大学科目。所以,大学MBA科目的顺势设立,是网吧管理学诞生最直接、最有力的证据。另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机制灵活的网管人才、经理人才、游戏人才、软件人才等各类人才培训,在全国各地也正在竞相举办。

 

  学科前景

 

  网吧产业前景及社会学意义,将有专门阐述。单就其技术进步形态和经营模式的创新而言,也具有新兴学科的旺盛的生命力。从专业人士对网吧技术前景的描述中,我们可见网吧行业旺盛的生命力之一斑。水皮先生曾为我们展望过未来网吧的模样。未来网吧的终端不一定仅限于现在这种形式和功能的电脑,一切互联网终端设备都可以在网吧得到应用。未来网吧的服务不一定依靠上网、游戏,一切互联网增值服务项目都可以在网吧里得到实现。未来网吧不仅可以成为数码娱乐体验中心、信息内容服务中心,而且可以成为数码产品展销中心、网络增值服务中心;不仅可以成为远程教育培训中心,而且可以成为电子竞技比赛中心;不仅可以成为电子政务网点,而且可以成为电子商务网点;不仅可以成为互联网上网服务的终端,而且可以成为互联网进入单位和家庭的最后一个节点。未来网吧在业务定位、组织、管理、经营等方面颇具特色,未来网吧将由主要提供上网服务的场所转变为集教育、数码、商务、娱乐、游戏、互动、电子商务、通讯等各种功能的数字生活集合地。未来网吧针对不同的人群提供差异化的服务,很有可能形成网吧潮流,为多数网吧采用。在采用自动收银员的网吧,顾客只需要根据自动收银机所示简单操作即可完成上网登记、寻找合适机位、找零。顾客身份的确认完全可通过指纹识别技术搞定,自动记录顾客上网信息。

 

  网吧行业数字多媒体自助服务领域值得期待。不需要多长时间,一种新型的互动娱乐设施将出现在网吧,类似于交互式电视,但功能更强大,它改变了过去人们被动地接受信息的状况,使人们可以主动选取信息,即时发送接受信息,从而达到使观众与直播现场之间形成一种互动的和谐关系。通过这种设备,拍卖会可以直接办到网吧,可以想象,这对网吧人气将有多么大的提升。随着未来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软件自动化程度的足够提高,网吧机器“人管”的局面一定会得到改善。只要将计算机接上电源插上网线就可以自动安装系统和软件,所有的操作只需要在服务端轻轻点击鼠标就可以完成。网管不再直接决定网吧的经济效益,而技术上的工作完全可以外包给相应技术服务公司。未来会有更多的新设备、新科技进入网吧,不但减少了网吧的维护时间,而且间接增加网吧业主的收入。高性能、高智能的计算机将成为未来网吧计算机主力军。未来网吧计算机将具有强大的多任务处理能力,有丰富的联网控制技术,绝非家用电脑可以比拟。未来网吧电脑是高端和个性的结合体。未来网吧将十分关注细分消费群体,能为消费者提供更多服务,具有鲜明个性特色。个性网吧专用电脑、特色分区的出现表明网吧服务进入成熟时期,监控软件的技术含量更高,自动化程度更完善、有效。未来网吧除了计算机本身性能提高外,主要监控软件高度集成,多位一体。指纹识别设备大量采用,简化了上网登记程序。那种拥挤、嘈杂、燥热、空气憋闷的“网吧形象”将一去不复返,网民在网吧里享受到的将是完整的身心健康。网吧时尚的环境与计算机的高性能将成为上网族流连的理由。未来网吧就是一种时尚。都市时尚生活中,去网吧休闲将占有重要一席。

 

  研究基础

 

  在民间,关于网吧的理性思考和理论探讨,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关于网吧管理学的研究,已经轰轰烈烈地展开,各地都纷纷举办形式灵活,内容丰富,充满探索精神的高层论坛、专题研讨、行业峰会。为网吧理论研究而开辟的网站、博客、报刊、媒体专栏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数不胜数。如,网站i8cn.com、中国网吧在线、www.wecec.com、17173网吧联盟等,杂志如《天下网吧》《网吧新经济》《网吧经营》等,都能面向网吧从业人员,通过关注当前行业热点,及时反馈行业存在的问题,提供与网吧经营工作密切相关的各项应用服务,包括政策服务,企业服务,网吧服务,销售服务等,非常贴近网吧行业需求。更重要的是,这些媒体,已经成为网吧管理学研究的重要阵地。网吧管理学研究吸引了一大批知识界、科学界的有识之士,他们本着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遵循“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研究原则,深入基层,认真调查,潜心钻研,并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犹如一颗颗闪亮的珍珠,散见于各种媒体、会议、著作和论文之中。

 

第四节 学科属性

 

  按照国家图书馆的学科分类体系(简称国图法),很难为网吧管理学找到最恰当的位置。从网吧企业的组织形式考量,它应归入网络经济,即F626.5;从它的科学、教育属性考量,它具有网络文化产业的属性,应归入文化产业、文化市场类,即G124;从网络技术角度考量,它应归人电信网络,即TN711;从计算机网络技术看,它又应归入TP393;从经营管理的角度看,它又应归入应用管理学,即c939。很显然,国图法中没有哪一个科目能够全面概括网吧管理学的特性,这正是新兴学科的特点之一。网吧管理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从经营的角度考量,它具有社会学属性;从技术的角度考量,它又有自然科学属性;将两者结合,它又属于应用科学范畴。它是现代通讯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与现代企业管理、现代经营、现代服务业相互作用、相互渗透而产生的新兴学科。

 

  当前,关于网吧管理学的研究还是初步的、原始的。当然,其中不乏精辟、独到与可贵之处。但从整体上观察,还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犹如无数大小不等、异彩纷呈的珍珠,尚待高明的工匠进一步加工,并用绳索把它们串联起来。这是因为没有权威而统一的理论研究指导机构。相反,这种理论研究在个别地方还往往受到挑剔、冷漠,甚至受到一些莫名其妙的压力。

 

  理论研究的相对滞后,已经严重制约了网吧的规范与发展。关于网吧的理论研究已经迫切地摆在文化产业理论工作者、文化市场管理者、网吧从业者面前。我们应该不会辜负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

 

  对网吧管理学研究的缺失,使网上不良信息和网民不良习惯两种危害彻头彻尾地归罪于网吧,这既是对网吧的不公,也是相关政府部门及理论工作者的失职。

 

  网吧管理学研究,必须从中国计算机史、中国互联网史和中国现代通讯技术进步史人手。此三者不属于本教程重点范畴。本教程的任务是从网吧经营与管理的角度,对网吧管理学的实践环节进行探索,并尽可能进行理论上的归纳和提炼。

 

本章推荐延伸阅读:
1.《网络文化市场管理中的六大误区》 左春和
2.《网吧的黄金时代》 水皮 《天下网吧杂志》2006年第5期
3.《第三只眼看网吧》 柳士发
4.《从社会学观点看网吧的若干关键问题》
5.《网吧行业需要转型》
6.《十年风雨我们有话说:四论网吧产业》
7.《12年网吧进步事业大盘点》 《天下网吧》杂志2008年第二期

本期目录
 

·暑假来了 网吧的夏天也来了
·全国:文化部7月开展全国整治
·山东:严厉打击“隐形黑网吧”
·济南:“泉城网吧净化”联合行动启动
·青岛:又有12家网吧接微软“质疑函”
·南宁:网吧接受未成年人将受重罚
·莱州:网管培训班开班 将持证上岗
·武汉:网吧上网登记将扫描身份证
·济南市网络文化协会2008年会召开
·慎买板卡过渡型产品!网吧装机应谨记
·汽车挑战运动鞋?漫谈3G对网吧的影响
·3D液晶显示器三星 2233RZ评测
·小C的网管日记之一:初出茅庐试牛刀
·长城80PLUS铜牌专业版电源赏析
·从网众NxD XP系统看无盘技术的发展
·网吧节能新领域:交换机也能省钱
·《网吧管理学概论》连载(一)
·《网式》网吧热门游戏排行榜
·《网式》创刊号有奖调查中奖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