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时常出现在太平洋手机频道的内容当中,为手机频道撰稿已有六七年,同时他也追随着自己的兴趣和热情涉足到更多领域,开始了自己的设计生活媒体,更早早玩起了夜跑、智能穿戴设备等各种好玩的事情——或许今后会成为大众潮流。他是“搞机圈”的活跃分子,但他的方式、关注的重点也和传统“搞机人”所不同,他是36。

1循规蹈矩的“传统媒体人”

  他时常出现在太平洋手机频道的内容当中,为手机频道撰稿已有六七年,同时他也追随着自己的兴趣和热情涉足到更多领域,开始了自己的设计生活媒体,更早早玩起了夜跑、智能穿戴设备等各种好玩的事情——或许今后会成为大众潮流。他是“搞机圈”的活跃分子,但他玩的方式、关注的重点也和传统的“搞机人”有所不同,他是36。

  “基本上,我还是一个很传统的媒体人”,这是36对自己的评价,作为撰稿人的36并没有真正在一家媒体工作过,但其实他“出道”已经有10年时间。36有自己的坚持,对错别字和格式错误零容忍,对不可靠的信息各种核实,这些细节上的事情,在36看来一直是很重要的环节,也是其它对内容的要求的基础。虽然线上交流的时候经常撒娇卖萌,够随意,但在媒体内容上一定严谨苛刻。

  早期“出道”的时候36还主要是在随身听、耳机领域——现在大家已经陌生的磁带Walkman和MD等设备上。因为手机行业逐渐开始成熟开始有了“大气象”,也因为编辑的力邀,36开始涉足手机领域,这大概可以追溯到05年前后。“其实,当时传统的磁带、CD和MD随身听已经大势已去,势必是需要选择新的领域,同样的撰稿人里面有的选了数码相机,有的选了板卡DIY或者笔记本电脑,而36选择了MP3和手机这两条路。对于自己的选择,36说:“现在看来可能我赌得还不错,至少目前来看,手机还是未来空间最大的品类”。

  04-06年算是行业整体调整、从传统向新时代转变的很有意思的一个时间段,几乎所有现在我们习以为常的消费电子产品在那个时间点要么就是刚刚起步,要么就是战略调整,在那时开始涉足到手机行业的36经历了诺基亚的街机时代、苹果推出第一代iPhone时大家的怀疑、日系品牌大规模撤出到Android的横空出世、诺基亚、摩托罗拉等老牌大厂的走下神坛……整个过程36全部经历,并通过文字,在包括太平洋手机频道在内的各家媒体上进行了见证。

2少说一点参数多说一点体验

  玩数码的人往往会聚成一个圈子,而尤其有了微博,这样的汇聚会更加的自然而然。“手机圈”、“搞机圈”当中自然也少不了36,不过相比之下,36大概并不是传统的搞机人,虽然对参数进行了解是必然的过程,也是工作的需要,但如果要进一步讨论参数与芯片方案,36可能就会显得心不在焉了,“普通消费者买手机也不会了解芯片,他们只关注手机好还是不好、该买还是不该买,感官的直观体验比里面的东西重要多了”。虽然自己会受邀出现在高通等芯片商的媒体沟通会上了解最新的方案,但站在消费者的立场上去解释问题,这是36的习惯,也是他自己的方式。

  这样的方式在“搞机圈”不算太多,很多时候玩家主要就是通过跑分等项目来体现自己,不过在36看来,跑分也有跑分的道理,“这是一个基本的工作,也是一个直观的比较、参考的方式”,只是不同的媒体、不同的玩家有自己侧重的看点,“我更在乎的是产品的设计,它能够给普通用户呈现怎样的体验”,36更关注的在于产品的外观、操作、UI等各方面的设计,这些直接关系着用户的上手感受,“如果这些感受并不好,那用户会不会选择这台机器就很值得怀疑了,哪怕它跑出了4万分又能怎样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消费者有时候是很情绪化和相信直觉的”。

  这样的关注侧重点,在最近几年各种UI界面层出不穷当中似乎得到了印证。对这些UI界面,36也持开放的态度,MIUI、Color ROM等界面都是36喜欢的,同时,36曾经在太平洋手机频道的专栏当中先后提到了对锤子手机Smartisan OS和iOS 7的看法:对锤子手机,36认为罗永浩的努力值得肯定,同时虽然对开发进度有所担心,但却给出了“老人机”定位的建议;而对于iOS 7,36对苹果仍然能够打破常规,对用户体验再次进行定义这件事表现得非常兴奋,认为这样的改变,并不是每家厂商都能做的。

3面向生活,跨界才最有乐趣

  事实上,如果近距离和36聊天,会发现也许手机方面的事情你们根本就没有太多话题可以聊,不如多聊聊G-SHOCK表、JAWBONE UP手环或者Moleskine的本子、PUMA的跑鞋,你可能会感觉到,36的话匣子这才打开了。

  对于36来说,生活是多面向的,手机是工作,也是日常关注和喜欢的一部分——但也仅仅是一部分,其它还有各方各面:微博上的36完全是一群品牌的结合体——星巴克等咖啡店的常客,对G-SHOCK表、Moleskine本子和各类跑鞋如数家珍,是果粉,也是MUJI等品牌的“脑残迷”……对于“品牌控”这件事,36并不否认,但强调的是所有的选择都有着自己的理由,36对设计和功能有着自己的标准,这些爱好与标准促成了他的“理想生活实验室(www.toodaylab.com)”网站,同时实际上也让他在“搞机圈”有了自己与众不同的位置,让他在玩手机、感受与评价手机时,有了自己明确、独特的态度与角度,或许这样,才是一个完整的、生动的媒体人与“搞机人”吧。

个人档案

个人介绍:

36,真名吴诗源。1.理想生活实验室(www.toodaylab.com)创始人、主编

2.自由撰稿人

3.品牌控、细节控、效率控。

微博:@36吴诗源

手机频道专题 手机频道主编:吕用翩 责任编辑:何明贵 设计:杜杰 制作:庄焕滨 回到顶部 手机频道首页